电子基础知识—电阻
2023/12
06
15:12
电阻定义:
电阻英文名称为Resistance,缩写为R,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,与导体的尺寸、材料、温度有关。导体的横截面积,材料,长度可改变导体电阻的大小,有时温度也同样可以影响其大小。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,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,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。电阻有阻流和分压的作用。电阻R在数值上等于加在电阻上的电压U与通过的电流I的比值,即R=U/I。
电阻的分类:
A按制作材料可分——碳膜电阻、金属膜电阻、线绕电阻和泥电等。其中常用的为碳膜电阻,而水泥电阻则常用于大功率电器中或用作负载。
B、按功率大小可分为——1/8w以下(chip)、1/8W、1/4W、1/2W、1W、2W等
C、按阻值表示法又可分为——数字表示法及色环表示法。
电阻的单位及换算:
电阻的单位——欧姆、千欧(KΩ)、兆欧(MΩ),电阻最基本的单位为欧姆(Ω)。
电阻单位的换算——1MΩ= KΩ= Ω
电阻的阻值辨认:
a.数字表示法——此表示法常用于CHIP元件中。辨认时数字之前两位为有效数字,第三位为倍率。
b.色环表示法——第一、二环为有效数字,第三环为倍率,第四环为误差。
发表回复